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生活休閒 > 醫療保健> 南屏別院「護智健康講座」 認識預防失智症

醫療保健

字級

南屏別院「護智健康講座」 認識預防失智症

【人間社 趙文寧、宋滌姬 高雄報導】 2025-06-09
為提升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正確認識與預防意識,佛光山南屏別院於6月7日至8日舉辦「護智健康講座」,邀請高雄醫學大學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淵韓醫師主講,兩場講座吸引500多位民眾前來認真聆聽與學習。

楊淵韓以「十四項失智症高風險因子」與「嶄新的失智症治療」為主題,深入淺出地說明失智症的成因、診斷與治療方式。他指出,失智症並非單純的老化現象,而是一種會影響語言、記憶、行為與生活功能的退化性疾病。透過早期發現與介入治療,可有效延緩病程、提升患者生活品質。

講座中,楊淵韓特別介紹「AD8簡易問卷」作為初步篩檢工具,鼓勵民眾定期自我檢測。他強調:「早期發現,治療效果最好。」並提醒民眾多留意家人互動中的細節,及早察覺異常徵兆。

根據統計,女性因賀爾蒙變化,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高於男性。其他風險因子還包括社交不活躍、不健康飲食、三高(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)、聽力退化與基因遺傳等。楊淵韓提出六大預防方法,包括:規律運動、持續學習、保持社交、健康飲食、控制三高與保護聽力。

在診斷方面,失智症需由病史詢問開始,視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實驗室檢查、腦部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等檢查,並由專業醫師綜合判斷。楊淵韓再三強調,以為減量服用失智症藥物可預防疾病是錯誤觀念,不但毫無效果,反而要承受藥物的各種副作用。

治療方面,目前已有多元方式,包括傳統藥物、非藥物介入、光與聲音生物調控技術、類澱粉蛋白抗體治療與睡眠調控等。其中「光與聲音生物調控技術」已顯示初步成果,有助延緩部分患者的退化;而「類澱粉蛋白抗體治療」則為自費項目,適用於早期輕度患者,需經嚴格檢查與醫師評估。

楊淵韓也指出,長期失眠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約1.5倍,建議民眾建立良好睡眠習慣,如規律作息、避免睡前使用電子產品、營造舒適臥室環境等。

現場學員詢問「正念是否能預防失智?」楊淵韓表示尚無明確科學數據,但「顧好內心」對身心健康確實有益。另有學員關心長者夜間頻繁起床是否與失智有關,楊醫師建議先釐清原因,若為生理因素,應優先處理以改善睡眠品質。

南屏別院有濟法師則分享:「多做義工、多來寺院參與活動、與人互動、一起共修,這些都是預防失智的最佳處方。」
12345678910第1 / 37頁
追蹤我們